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
  • 电话:
  • 传真:
  • 邮箱: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音乐资讯
  • 做一个懂古典音乐的很酷的人(附:25首治愈系古典音乐)
  •   一个匆匆赶的年轻人,在细雨中穿过熙攘的斑马线,如果他此时里播放的是无伴奏,他大概会对自己的未来更有,好像怀揣一个秘密的理想,让他焦虑的神情也显得高贵有诗意,与那些为生计奔波的普通青年不太一样。

      看到有网友做了一个《古典音乐装腔指南》,包含1234不少条目,教大家如何谈论古典音乐才显得内行。比如,凡是耳熟能详的乐曲,避免提它的标题,而要报编号,比如,BWV1001,莫扎特K466,贝多芬OP.135,这样才显得专业;凡是的音乐家,谈论他的作品还不如聊聊他的;谈论卡拉扬等指挥明星更没有新意,不如分析小众指挥家克莱伯、切利比达克来得有腔调。

      我曾经写到过,一个匆匆赶的年轻人,在细雨中穿过熙攘的斑马线,如果他此时里播放的是无伴奏,他大概会对自己的未来更有,好像怀揣一个秘密的理想,让他焦虑的神情也显得高贵有诗意,与那些为生计奔波的普通青年不太一样。一个人听的音乐是高雅的,他的形象面貌会更有气质,他也不会说出难听的话做出难看的事情,他多少可以克服一些的弱点。

      一直生活在学院里,我不太了解社会中占多数的上班族。直到去到市中心的豪华玻璃大厦里讲课,看到一张张兴奋又拘谨的面孔,我才知道艺术对于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。在众人艳羡的地段的大厦中工作,其实里面的工作大多按部就班,分工细微,消灭个性,996甚至更长,每个人都是庞大流水线中的一个零件,因而大家穿同款西装,拎名牌手袋,个人审美趣味也趋于标准化,闲暇生活以娱乐填充,与他人步调与形象一致带来了安全感。他们在想什么?等着存足够的钱退休?有没有感和窒息感?他们为什么对古典音乐充满渴望和仰慕?或许是音乐可以让他们产生一些,一些希望,让他们在按部就班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多一些表达情感和沉思的契机。

      音乐欣赏书籍大多按照音乐史的进程来介绍,好让大家对古典音乐有一个全景观察。但这样会让普通乐迷倒了胃口,一上来就给你听中世纪啊巴洛克啊,这些古老的音乐缺乏张力,容易让人昏昏欲睡。我个人,从最吸引你的乐曲开始,也就是按照可听性来,可从浪漫派进入,再到古典主义,到巴洛克,之后来到更古老的中世纪和更现代的20世纪,最后再对音乐来个历史性的全面梳理。

      最开始,我们因为一支咏叹调不能自己。《我亲爱的爸爸》,《晴朗的一日》,《你好像在花丛中》,《圣洁的》,你为它心弦惊动,为它着迷。它像诗句放慢了你的人生。旋律飞翔的时候,庸庸碌碌的生活忽然有了诗意,它们让你从此变得不同了。

      然后把普契尼的所有歌剧都找来看。在歌剧中,你领略了另一个世界,那是一个由眼泪、鲜血、痛苦、组成的世界,远离日常生活,它成为你摆脱日常生活的一个出口。它的了你,让你重新认识自己。人生中有很多悲痛地哭不出来的时刻,但你却可以为这首咏叹调轻易流泪。

      《蝴蝶夫人》看过很多遍。到后来,你不再只为“晴朗的一日”吸引,你发现,花园里的情人二重唱才是最美的,那是人生最无法重现的绽放时分。而美国男孩动情的歌唱,与最后的,还不都是一样的调子。你发现了歌剧的秘密,进而发现歌剧作曲家的窍门,合唱、对唱、情节、咏叹调、人物个性全都纹丝不乱,乐队并非亦步亦趋作伴奏,而是与唱段呼应、起伏,一起讲述悲喜。你是在这样的故事里,读懂了爱情。短的是爱情,长的是人生。

      有些乐迷最先是迷上肖邦的乐曲。肖邦的音乐相对通俗,曲调优美,线条清晰。听完肖邦,意犹未尽,随后找了各种浪漫主义风格的钢琴小品:舒曼的《童年情景》、舒伯特的《即兴曲》,特的《爱之梦》,门德尔松的《无词歌》。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情感丰沛,个性鲜明,直抒胸臆,富有感染力。

      可能由此爱上了钢琴,依个人喜好,去比较各种演奏版本,听钢琴明星的炫技之美,钢琴艺术家清高的格调,钢琴哲学家深邃的声部组合;去分辨法国钢琴学派的触键之美,德奥派系稳健深邃的格局。

      古典音乐似乎离我们遥远,有些高深莫测,也听不太明白。不要紧,慢慢地培养乐感,陶冶情操。音乐可以治愈心灵。不是为了装优雅格调,而是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。这是一种生活美学和生活哲学。

      特别精选了25首古典音乐,伴随你每一天的生活。不论开心、郁闷、急躁或者压力山大,总有一首能陪伴你。

      不管什么时候,音乐似乎都听得懂你的心事,仿佛是个和你说话的朋友,在你耳旁娓娓道来;毕业的时候,音乐有使时间凝固的力量,仿佛指针就停滞在凤凰花开的那一段时光;音乐能让我们在逆境中坚韧,可以让人所有的情感,也可以让人勇往直前。

      其实欣赏古典音乐是需要“厚度”的,想要对古典乐拥有一定的认知和谈资,需要有个好老师带你入门,让你真正懂得欣赏技巧。

      《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》它将会让你对的150首世界经典名曲有深入的品鉴和了解,同时了解每首经典背后的故事和传颂理由。

      这套古典乐鉴赏课程,是由青年作曲家,古典音乐教授,韩红、李健等众多明星的古典乐评论家田艺苗亲自发声,共150节音频课程,每节约10分钟。

      田老师将站在听众的角度去品鉴,不会过多强调音乐技法和理论,而是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、和大量相关知识,通过自身专业角度耐心教授,生动地通过150节课,带你欣赏150首世界经典名曲,一步一步将你领进“古典音乐”的门来。

      也许你对田艺苗这个名字还不是特别熟悉,但在国内音乐圈,特别是古典音乐圈里,几乎就没有不认识她的。

      她已经和音乐打交道20多年了。既是音乐创作家(古典音乐教授),又是音乐评论家(《上海壹周》、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、《青年周刊》等专栏音乐作家)。

      尽授着“古典乐”这样看似冷门、距离感强烈的课程,田艺苗还是凭着魅力,吸引了好大一帮明星成为自己的小粉丝儿——包括音乐人李健、韩红、谭盾,也有汪涵、吴晓波、姚晨、欧阳娜娜这样的文化名人。

      但抛开这一切头衔和名誉,田老师最想做的却是,充当古典音乐的传教士,致力于把古典音乐带入“凡间”。

      田老师一直被年轻学生们拥戴为“古典音乐教母”,但获得这个尊称的上,她经历了不少挫折和怀疑。

      她为高校学生普及古典音乐知识的“穿T恤听古典音乐”,已经开展了7个年头。但一开始,听众的反应其实并不热烈。

      有一天她讲完课后,问听众“有没有问题”,竟换来全场鸦雀无声。这让她一度怀疑自己,甚至不太愿意讲课,待在家中。

      一个一岁的娃娃,她的妈妈去世了。保姆哄她的时候,唱起她妈妈常常给她唱的一首歌。保姆唱得坑坑洼洼的,这歌的曲调也模糊,可是那娃娃听着听着,居然开始流眼泪。她没有哭,她还太小,还不会做出悲伤的表情,可是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的,从蓝色大眼睛里面涌出来。

      “无论婴儿老人,无论饮食男女,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被音乐过。但我们学院派音乐家听得太,分析得太机械,有时候忘记了听音乐的初衷。”

      所以,田艺苗不再一个劲儿强调音乐技法和理论,不再扔出一大段生涩难懂的音乐发展史让你一头雾水。

      而是用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作为案例通俗化,引发你对它们的喜欢,然后再慢慢一步一步把你领进门来。

      而在《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》的课程中,田艺苗会精选一些接地气又不失格调的古典音乐作为案例,跟大家何为古典音乐,以及如何鉴赏。

      因此,在“挑歌”这门学问上,田老师下了大量功夫:要经典、要好听、要有里程碑意义,还要循序渐进,照顾听众的品味。最后选出这150首精华,一点一点品给你听。

      如果你网上搜索答案,你只会了解到一两个鸡汤的假故事。而田老师及其背后的智囊团队,做了大量的信息把关、化繁为简的工作,为你还原最真实的故事和最贴切的解读。

      不过,田老师的教学中,最精彩的部分还不止这些。在田老师的描述里,你甚至能听到“音乐大师”的心跳。

      她讲的肖邦,不是180年前巴黎的那位才子,而是一个瘦削单薄、体质、有轻度妄想症的脆弱的孤独的男孩;

      当她讲到贝多芬,也不再是1804年那位扼住命运咽喉的“英雄”,而是一位脾气暴躁、生性多疑、还会耍点小聪明,搬了25趟家的搬家癖患者。

      在田老师口中,他们不是一个个黑白相框,反而像你的左邻右里,他们的声音、脾气,能透过门缝,呈现在你眼前,而这就是她独特的教学方法。

      这套课程采用线上音频授课形式,每节课约10分钟,共150节课(每节课只要0.44元),可以反复收听、欣赏150首世界名曲解析。

      从欧洲历史,讲到作曲家的小故事,穿插电影与个人,娓娓道来。古典音乐不再是高高在上标榜身份的奢侈品,真正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。

      为什么是这些名曲能够长久流传?田艺苗老师讲分析特别的音乐技巧,与大家探讨那些年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音乐。

      经典的古典音乐,就像陪伴你成长的大山大海,振奋的力量和静默绵长的抚慰将会流进你的灵魂深处,陪伴你一生。梦见钱被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