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
  • 电话:159116031100
  • 传真:027-68834628
  • 邮箱:mmheng@foxmail.com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歌坛趣闻
  • 歌坛趣闻驴得水》 “神剧”诞生记
  •   歌坛有“神曲”,而在戏剧舞台,则有“神剧”。在如今谁都可以一夜成名的今天,只要作品好,就不会被埋没。戏剧圈亦是如此。周申、刘露这两位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青年导演,就用一部荒诞喜剧《驴得水》2012年中国戏剧舞台,凭借超好的口碑,这头“驴”以黑马的姿态,先后获得“史上最剧”“中国戏剧界的”“第三次小剧场话剧的标志之作”等称号,有人戏言其走红模式,堪称话剧界的“泰囧”。

      再过两周,在杭州最美的季节,由孟京辉任艺术总监的第二届杭州国际戏剧节即将开幕。9月27、28日,这部由至乐汇舞台剧带来的荒诞喜剧《驴得水》,就将首度登陆红星剧院。没有名编剧、名导演和名演员这些卖点,一部小成本投入的话剧能够获得如此成绩,至乐汇舞台剧掌门人、浙江籍的制作人孙恒海说,《驴得水》成功的秘诀就在于—“我们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”。

      这是个来自甘肃的“趣闻”

      作为一部由80后戏剧人创作的荒诞喜剧,身为编剧和导演之一的周申说起“驴得水”故事的缘起相当有趣。“2009年初,我和这部戏的音乐总监樊冲去做一个节目,听到一个曾经在甘肃支教的工作人员说起一个当地流传的趣闻:当地缺水,某学校便养了一头驴挑水;可大家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,于是校长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民办教师,用他的工资来养驴;当上级领导来检查,要见这位吕得水的时候,大家只能各种借口搪塞。”

      听完这个趣闻,周申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题材。“当时我和刘露导演的《如果,我不是我》正在先锋剧场演出,于是那天晚上与刘露一起讨论过后,便打算以此事件为开头,将其拓展成了一个剧本。不过当时我们的想法并非做戏而是把它拍成电影,一头驴和一群孩子要在舞台上表现,其实是挺难的。”周申说,拍电影并不是简单的事,首先就要找投资。2010年,他的故事终于被某影视公司看中,准备投拍成电影,公司还出资让他去甘肃体验生活。“于是我将之前与刘露讨论的电影大纲《驴得水》写成文本,并申请了文字著作版权。”然而就和电影里主角总有一波三折的故事一样,投资方又决定先做其他项目,《驴得水》又被无限搁置了。

      一场官司促成“神剧”诞生

      就这样,时间到了2011年末的某天早上,周申被一个朋友的来电吵醒:“老周,你跟我说的那个驴得水的故事,已经被拍了,网上能查到,你快看看吧。”瞬间的周申发现,那个由午马主演的微电影《驴得水》,内容跟他电影大纲《驴得水》的前1/4部分完全雷同。“我决定较真一次。”周申和刘露决定打官司来。通过律师他也意识到,空喊是没有意义的,“我必须马上把真正的《驴得水》立起来,才能起诉那些剽窃者。而相比较拍电影,排一个话剧显然要快得多。”这时,周申想起了至乐汇孙恒海此前将《驴得水》排成戏剧的邀约。“当天下午,我和海哥用15分钟签了个合同,演出时间定在次年6月,《驴得水》这个项目便算是立起来了。”

      当然,排话剧和拍电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,从电影到话剧,需要很多改动。周申和刘露经过两周时间的讨论,新鲜出炉了一个全新话剧版的大纲。“新的故事,其实比之前的故事要好得多。它的主旨,从探讨教育和体制,为探讨知识命运、探讨人性、探讨我们每个人的底线;或者说,我们是在探讨:我们到底有没有底线?我们是何时、如何就不再有底线了?我们曾经有过底线么?我们中国的知识曾经有过任何共同坚守的底线么?虽然我们把故事背景放在了,但是它依然可以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。”

      上海观众早上6点排队抢票

      2012年6月20日,《驴得水》在木马剧场首演,虽然没有名编剧、名导演和名演员,但《驴得水》以荒诞不经、幽默却又略带酸楚的故事,准确无误地刺中现代人脆弱的神经。观众迅速被这个好故事了,通过口口相传,这个名字怪怪的话剧被冠以“口碑神剧”的称号。有人评价:“乍听之下以为是个荒诞喜剧,其实是部现实的作品。这戏得坐前排看。看到笑点时候赶紧笑,下一秒会让你哭。”著名编剧史航,演员郝蕾、胡歌,主持人何炅、沈凌等在看完之后都强力推荐,学者解玺璋则将其比喻为“像地火在地下运行,突然喷薄而出,一鸣惊人”。“6月首演之后,我们在7、8月份连续在加演,还是一票难求。《驴得水》现在已经演出了80多场,在,完全可以因为《驴得水》而盖一个剧场。”孙恒海自豪地表示,《驴得水》要在第9轮演出,并且是在朝阳剧场驻场演,“要演150场左右,而且是每天演。”

      当然,有些戏在火,到了南方就不一定受用,不过对于《驴得水》,孙恒海表现得自信满满。“我本人就是浙江诸暨人,本科是在杭商院读的,之前还在横店做过影视剧,对于南方观众的口味还是了解的。这个剧跟那些相声剧不一样,它只是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。我们在上海演了两轮,有一次在上戏的800人剧场连演6场,由于观众太多,今天演完,临时决定在明天下午加演一场。让我吃惊的是,有上海观众早上6点就在售票口排队抢票。”在他看来,一个戏之所以能成为好戏,就要会讲故事。“现在很多导演喜欢玩形式,从国外抄来一个新奇的形式,就觉得很厉害,其实你看好莱坞那些卖座的,除了炫技之外,一个好的故事才是最根本的原因。”

      拍电影再度被提上了议程

      今年4月,《驴得水》一举荣获上海现代戏剧谷2013年壹戏剧大赏“年度小剧场戏剧”,对于小剧场的概念,孙恒海其实颇有微词,“小剧场在国外戏剧的概念里,应该是反体制、反商业、反主流的戏剧,但我们的《驴得水》,却是纯粹走商业线的一个戏,并且我们也曾在1700人的大剧场演出过,所以不该被小剧场的概念给局限了。”本科专业是工商管理的孙恒海,自诩一个型浙商,“我成立至乐汇舞台剧就是想推动戏剧工业化进程,至乐汇成立3年来,一直商业戏剧线,我们会主打黑色幽默和荒诞为主的戏剧风格,但讲好故事是我一直的做戏底线。”

      作为著名戏剧团体—屏风表演班掌门李国修老师于2011年在收的四个徒弟之一,孙恒海是所有徒弟中唯一继承剧团经营管理衣钵的。至乐汇的经营一直沿用了屏风表演班的管理体系作为基础,而《驴得水》的成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将来要走的。虽然今年李国修老师的突然离世让他很伤感,但正是老师的一句话一直让他到现在,“老师说,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了。”在他看来,只要做自己的戏,就能获得成功。“《驴得水》关于侵权的官司,马上就要在上海宣判了。但是我跟周申说,其实这场官司打不打,我们都赢了,因为我们的《驴得水》赢得了观众的口碑。”据他透露,目前周申和刘露原本想把《驴得水》拍成电影的梦想也正在照进现实。“我们拍电影的计划已经提上了议程,虽然现在还不能透露,但定好的演员绝对属于一线大牌。”